到日本旅游时大家应该都有发现,为什么日本的房子都没有挂门牌号码,只有写房子主人的名字,比如田中、佐藤、某某人的家。那邮差要怎么送信?旅人又要怎么找路呢?
在台湾除了少数篇远地区之外,几乎每一条路都有路名,而且找路有一定的规则。例如一条路的左边是单号,右边就是双号,按街、巷、弄、号,号码大小排序下去。所有的门牌号码都大大地挂在门口,所以只要知道了主要道路的名字,就很容易找到目的地。这种地址编码方法称为「道路方式」。
一軒一軒に割りふられている具体的な住所のつけ方を、大阪市を例にとって解説してみました。ちょっとした知識になりますよ。 / 住居番号の振り方https://t.co/Ty3xkFv5ZJ
— D&I SystemConsulting (@DandISystem) September 28, 2019
在日本只有少数的地方用道路来规划地址,主要采用的是名为「街区方式」的地址编码。也就是地址的町、丁目、番、号。在日本的传统和文化发展上,多在相近区块的范围内互相沟通连结,演变成现在「町」的名字由来。町和丁目没有固定的范围和命名规则,所以有的町很大,有的很小。但是番和号都有规则。例如番是采用「千鸟蛇行式」像超音波符号的排列方式,号则是「绕圆圈」的方式。而且很少人会把门牌挂在门口,最多只会写屋主的名字。那邮差要怎么送信呢?邮局内有记录每一家户地址的详细地图,送久了,也就能自然推算出排列规则,并记得工作范围内的建物番、号了。
送信是邮差的工作,但一般人手边没有详细的地图要怎么找路呢?问GOOGLE大神最快,但常常还是会发生已到了目的地附近却不确定是哪一栋楼的状况。这时候就要靠「建筑物名」去确认了!日本虽然不会把门牌号码挂在门口,但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名字,而且会很醒目地写在大门口。尤其日本的餐厅不像台湾几乎都在一、二楼,很多都是集合在某栋大楼里,如果不靠建筑物名字去找的话,很容易迷失在餐厅密布的街道里。
在日本搭计程车时,如果司机没有导航,他应该也找不到路。但是日本的导航有一个很方便的功能就是能以家用电话号码查询认路。所以若有机会租车自驾,不用担心不会输入日文该怎么办,只要输入目的地电话号码就能找到了!
正因为要靠名字去认建筑物,所以房子的命名也变成一种学问。日剧中有时候会看到主角住在叫作〇〇庄、〇〇アパート的地方。但现在房子叫这样的名字就落伍了!近年的风潮是用德语、法语等外来语来命名,让房子增添异国风情和高级感,建商靠这洋腔洋调的名字又可以再多赚一点钱。目前排名前十名的有
【ナイスな物件:ソレイユ自由が丘】
1999年築、自由が丘駅から自由通りを進み徒歩8分、繁華街からちょっとはなれた立地、分かりやすい外観のマンション。1階1DK(8帖10帖、賃料13万円、二人入居可、事務所相談)空室ある様子ですよーhttps://t.co/1onJLVHNfM pic.twitter.com/fzDuYsfzjq— ぶっけんちゃん (@butukenchan) April 11, 2017
第一名:Maison(メゾン)-法语中「家」的意思。最常看到的就是グランドメゾン或ベルメゾン。
第二名:Soleil (ソレイユ、ソレーユ)-「太阳」的意思,有采光很棒、积极正面感。
第三名:Espoir(エスポワール)-「希望」的意思。读法有点饶舌,但是让人念不出来的越有高级感。
第四名:Château(シャトー)-「城堡」的意思。家的确是保护每个人的城堡。
第五名:Clair(クレール)-「明亮、清楚」的意思。等于英文的CLEAR。
第六名:Dormir(ドミール)-「睡觉」的意思。有不少学生宿舍以此命名,应该是希望学生念了一天书之后回宿舍可以好好放松。
第七名:Charmant(シャルマン)-日本人最喜欢的单字「可爱、迷人」,法文版也很受欢迎。
第八名:Ciel(シエル、シェル)-指「天空」之意。
第九名:Jeunesse(ジュネス)-等于英文的YOUTH,表示「青春」。
第十名:Palais(パレ)-「宫殿」之意,应该受到很多豪宅欢迎。
在东京,很多大条道路会叫「〇〇通り」(とおり),但到了关西地区就会发现路名变成〇〇筋、〇〇通,例如大家到大阪必逛的御堂筋、千日前通,京都的乌丸通、三条通、四条通等等。大阪人虽说在当地东西向的道路叫「通」,南北向的是「筋」(すじ)在当地是常识。但其实在关西三大都市-大阪、京都、神户对于筋、通、条的认知大不同!
京都市は現在の政令指定都市の中で唯一、住居表示(街区符号と住居番号)を採用しておらず、上京区、中京区、下京区、左京区の一部では「通り名」が住所に入る。京都市役所の住所は
「京都市中京区 寺町通御池上る 上本能寺前町488番地」
となります。通りの交差点から「上る」は北、「下る」は南 pic.twitter.com/pWma8OrcjL— 六衛府 (@yukin_done) June 24, 2018
一直到江户以前,日本的首都都在京都,城市的发展和规划都相当地完善,而且是方方正正的横盘格。在中世纪之前京都的道路只有分宽24公尺的为「大路」(おおじ)和12公尺宽的为「小路」(こうじ)。后来人们也不区分到底是东西还南北向,全部统一称之为通。而东京的通り由来则是1960年为了奥运会,想要让市中心的观光和交通方便才帮主要道路取名字。
大阪 通と筋#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 pic.twitter.com/xvvJTWR43Y
— カボス (@Cabosengine) March 23, 2019
而大阪是从上町台地向西发展的。上町台地北端的石山本愿寺烧毁后,丰臣秀吉筑了大阪城,之后从大阪城向西开发,中央大通、长堀通、千日前通等东西向道路和城市同时被建造起来。而筋就是和通完全不同方向发展的道路。像御堂筋原本是连结北御堂和南御堂的细细短短小路。而御堂筋北侧曾经是往淀屋桥的道路,于是被称为淀屋桥筋。
フラワーロードにタンク筋、水道筋… 地元に根付いた道路の愛称 https://t.co/Gcfv90hoPw #神戸新聞 #神戸市 #三宮 #おでかけ pic.twitter.com/4C4zdgbxzQ
— 神戸新聞 (@kobeshinbun) October 2, 2019
充满异国风情的神户,在明治时代初期是以外国人居留地为中心,集合国内外的人来发展城市,大阪和神户相对于京都,算是比较新发展的城市,神户的取名用法有别于大阪,反而将南北向道路命为筋,并以主要城市为名,例如江戸町筋、京町筋、浪花町筋等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贯穿整个城市的南北向的京町筋。而早期比较早开发的地区或居留地因为本来就叫做通,就因此继续沿用下去。
平平都是在日本,但是每个城市对街道的命名方式和城市规划方式都不一样,是不是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