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19世紀中期時,鐵皮玩具非常受到大家的喜愛。這些機械玩具是用錫鐵造成的,並且是用彩色平板印刷術(一種製造多媒體彩色版畫的印刷技術)在上面上色。鐵皮玩具的發源地是德國,但在二次大戰後便傳入且風靡日本,其風靡程度甚至讓日本在全球設立相當數量的鐵皮玩具公司。
從前日本製造的鐵皮玩具專門出口美國市場但只能拿到很低的利潤,而美國企業卻能將它以進口貨販賣。同時,玩具上寫的不是“日本製造”而是“外來”。這是為了緩和大多數美國人對日本商品的敵意(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二次大戰的關係)。這樣的方式讓結果比預期的還好,也因此讓日本成為了鐵皮玩具最大製造國,直到50年代。
要列出日本所有的製造商其實還蠻難的。但這裡面有幾個品牌是經過時代的考驗屹立不倒,其中一個便是丸山公司。當時,它製造各種鐵皮玩具出口至美國和歐洲。在1964年的時候也推出了會走路的哥吉拉玩具。另一家是在東京成立於1923年的增田屋,它是日本戰後時期製造電池和機械玩具的龍頭。
在美軍佔據日本的時期,日本的鐵皮玩具非常興盛。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鐵皮玩具業被允許重新營運,包括它的出口權。然而在1948年,摩擦玩具車出現以後緊接著是電動玩具車。之後,政府更新的安全管制法讓較便宜的塑膠玩具在60年代漸漸取代鐵皮玩具。
對那些童年時期擁有鐵皮玩具興盛時期的回憶的人來說,能夠重新回到那時的懷舊歲月是可遇不可求的。鐵皮玩具在歷史的重要性影響了現代玩具的存在。有些復古的玩具可以在日本的某些博物館裡找到。